鸡鸣又逐下山风,星落云重路尚蒙。未出朝暾烟在水,既归华表鹤离空。
人间寒热一身里,大地悲凉百岁中。世去时移看若此,力穷心拙道还穷。
和澹归韵九首 其一。明代。释今无。 鸡鸣又逐下山风,星落云重路尚蒙。未出朝暾烟在水,既归华表鹤离空。人间寒热一身里,大地悲凉百岁中。世去时移看若此,力穷心拙道还穷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 ...
释今无。 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题吴子和山水。明代。张以宁。 今代高人张师夔,茧纸画出紫阳诗。青山娟娟洗宿雾,绿树粲粲含朝曦。孤篷高卷在沙脚,一叟独坐閒支颐。返思前夜风雨恶,满蓑白雨飞淋漓。牛渚天昏神鬼出,龙门雷动鼋鳌移。明朝起视天宇净,金盘高挂扶桑枝。云收浪息非昨梦,树色山光如旧时。乃知穹壤间,神明有如斯。高天日月常昭朗,平陆风涛自险巇。紫阳之仙去我久,兹理明明知者希。秦川吴子和,读书见天机。喜得此画邀我题,嗟我倦游材力衰。大江长淮动千里,似此几回亲见之。行年五十未闻道,径欲从此栖武夷。
春词二首。宋代。张嵲。 无复余声到耳边,衡门不闭亦萧然。风枝鸟语皆无赖,每向春晴聒昼眠。
屿南宿别贡士林执中。明代。王恭。 红烛离堂酒半醒,骊歌今夕若为听。故人好是身随桂,浮客空嗟迹类萍。花屿晚钟湖上别,凤台春树梦中青。应知昼绣长林下,白首还来到玉瓶。
寄赵少虚先生四首 其一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空谷有佳人,素质明秋霜。凌风拾翠羽,皎皎双明珰。负薪日惨廪,怨此江路长。红颜委中野,三叹以徬徨。倾城难可再,一顾何茫茫。念此不得寐,啸咤令心伤。
题白龙洞。宋代。赵蕃。 流水疏梅我有诗,偶来重见雪离披。五年不蹋常山路,咫尺宁乖一赴期。
访湛甘泉翁上唐山居 其二。明代。王渐逵。 肩舆遥度越山崔,野色岚光拨不开。古壁重留丞相记,绿阴高护尚书台。馌耕浓向交畦聚,听讲云从独鸟来。翻忆往年冬至梦,淳醪真饮石翁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