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知物化漫无归,纵对新妍意已微。窈窕有魂依月窟,凄清无叶补云衣。
秦淮歌舞消兵火,东岱岩峦足蕨薇。处处名园应寂寞,野娥好自耐芳菲。
九日和王仲锡宪长咏蝴蝶花限韵 其一。明代。释今无。 久知物化漫无归,纵对新妍意已微。窈窕有魂依月窟,凄清无叶补云衣。秦淮歌舞消兵火,东岱岩峦足蕨薇。处处名园应寂寞,野娥好自耐芳菲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 ...
释今无。 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四时田家乐。明代。陈秉祥。 黏禾收早糯收迟,赛社归来日暮时。草具杯盆延父老,瓜分梨枣到童儿。墙头绿挂丝瓜子,屋角红装锦菊枝。不怕新霜迎葛屦,禦寒先制木棉衣。
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一。清代。何震彝。 邗水滔滔日夜流,珠歌翠舞古扬州。伤心怕问南朝事,璧月琼花总惹愁。
论诗绝句四十首 其三十三 茶陵。清代。李希圣。 进士山东李中麓,子规江上陆沧浪。诗名相业供描画,始信多才本不祥。
满江红。清代。顾太清。 冒雪冲寒,崎岖路、马蹄奔走。望不尽、远山冠玉,六花飞凑。碧瓦遥瞻心似剖,殡宫展拜浇杯酒。哭慈亲、血泪染麻衣,斑斑透。故人意,休辜负。乡间味,甘消受。费松柴一灶,余粮半斗。好客岂拘贫与富,充饥莫论精和陋。饭王孙、粗粝菜根香,逢漂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