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;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;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
夸父逐日。两汉。佚名。 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;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;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
夸父与太阳赛跑,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;他感到口渴,想要喝水,就到黄河、渭水喝水。黄河、渭水的水不够,往北去大湖喝水。还没到大湖,在半路因口渴而死。丢弃他的手杖,(手杖)化成桃林。
1、逐走:竞跑,赛跑。
2、逐:竞争。走:跑。
3、入日: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。
4、欲得饮:想要喝水解渴。
5、河、渭:即黄河,渭水。
6、北饮大泽:大湖。传说纵横千里,在雁门山北。北:方位名词用作状语,向北方,向北面。
7、道渴而死:半路上因口渴而死。
8、邓林:地名,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、湖北、安徽三省交界处。邓林即“桃林”。
9、未至:没有赶到。
10、渴:感到口渴。
11、弃:遗弃。
12、为:成为。
13、逐日:追逐太阳。
14、于:到。(饮于河、渭中的于,应译为到,介词)
15、大泽:大湖。
16、足:够。(因为足的意思等同于够,所以 足够:同义复合词)
北饮大泽
北:名词作状语,向北。
道渴而死
道:名词作状语,在半路上。
①夸父与日逐走
走:古义:跑。今义:行走。
②饮于河渭
河:古义:指黄河。 今义:泛指所有河流。
饮:
①欲得饮 饮:名词,饮食,食物和水。
②饮于河、渭饮: 动词,喝。
1、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?你如何理解(怎样认识)这一人物形象?
答: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,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,与太阳“逐走”。夸父有明确追求,他勇敢、执着;有理想、有抱负、有牺牲精神、甘为人类造福。这一人物形象,具有超现实的,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。
2、“逐日”的意思是:追逐太阳 怎样理解这一行为?
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,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、死而不已、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,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、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。
3、怎样看待夸父敢于“与日逐走”?(夸父敢于逐日,你如何看待他?)
答:此题为开放题,①从积极角度看: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、勇敢追求,巨大的力量和气魄。英勇的气概。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积极意义②从消极角度看:表现了夸父不自量力。
4、不是,“夸父与日逐走”,夸父是不是自不量力?
答:这个神话主要是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气魄,也正是因为日不可以逐,才更加显现出夸父那令人赞叹和佩服的勇气。
5、如何理解“弃其仗,化为邓林。”的结尾?
答:丰富了这一神话的内涵,丰满了夸父的形象,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、死而不已、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,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。(2分)
6、若夸父没有渴死在半路上,他最终能赶上太阳吗?说说理由。
答:不能。因为太阳和地球是不同的两个星球,没有一条供夸父赶到太阳的路。这样写具有超现实的理想,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。
7、《山海经》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,你还能写出一个吗?神话故事中还有夸父一样的人物吗?说说看答①《精卫填海》。②《精卫填海》中的精卫,《后羿射日》中的后羿。
8、从这个故事中,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?
答:有胆量有决心,目标远大,气魄非凡,意志坚强。
张升甫惠新笋走笔代简谢之。宋代。强至。 粉箨迎霜嫩更匀,中厨未有许尝新。明朝便好供佳客,只恨杯羹欠紫莼。
赠笔生王伯纯。元代。谢应芳。 时方用武我业儒,王生卖笔来吾庐。生承世业霅溪上,制笔特与常人殊。宣城阻兵十三载,犹喜山中老㕙在。拔来秋颖带微霜,缚得铦锥含五彩。昔年草创供玉堂,玉堂仙人云锦裳。三缣一字不易得,笔价亦与时俱昂。莫怪年来弃如土,扫除风尘必斨斧。生今卖笔我卖文,何异适越资章甫。呼儿亟用买一束,为我写成怀古录。吾儿作字三叹赏,八法以之随意足。我有好音生可知,用笔将见文明时。诸公笔谏佐明主,老我笔耕笺古诗。逝将重作毛颖传,为记频年遭薄贱。牵联为生书姓名,字业不随陵谷变。中秋适逢酒禁开,椰瓢酌生新泼醅。酒酣仰视月中兔,长啸一声归去来。
依韵和宋次道龙图阁曝书。宋代。王珪。 五云迎晓禁庐开,不及华衣曳老莱。宝藏发函金作界,仙醪传羽玉为台。已逢天上非常景,更约人间第一材。白首庙堂终乞去,明年此会定应来。
伍牧。元代。张翥。 苦战勤王事,精魂泣鬼雄。坏城兵气黑,遗镞血花红。故老谈亡国,明时录死忠。长吟一搔首,落日鸟呼风。
挽石应之提刑 其二。。孙应时。 芹泮青灯夜,山亭皂盖春。重更双使节,总为两淮民。德意人人浃,工夫事事新。帝城车马外,才此寄经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