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得官仓珠颗谷,六十年来兵簇簇,日月食粮车辘辘。
愿官早胜仇早覆,农死有儿牛有犊,不遣官军粮不足。
田家词。唐代。元稹。 牛靿咤咤,田确确,旱块敲牛蹄趵趵。种得官仓珠颗谷,六十年来兵簇簇,日月食粮车辘辘。一日官军收海服,驱牛驾车食牛肉,归来攸得牛两角。重铸锄犁作斤,姑舂妇担去轮官,输官不足归卖屋。愿官早胜仇早覆,农死有儿牛有犊,不遣官军粮不足。
天久不雨,土地坚硬,牛拉着沉重的犁耙,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爬行着。牛蹄碰击着坚硬的土块,发出“趵趵”的声音。驾牛的农民还嫌牛走得太慢,不断地挥动着鞭子,发出“咤咤”的声音,驱使着,吆喝着。然而农民终年劳累,用血和汗水换来的珍珠般的果实,却尽进了官仓,自己一无所得。因为六十年来,战争不断,年年月月、日日餐餐,官兵们吃的粮食全由农民供给,并由农民驾驶的大车不停地运往前线。自从官军征伐藩镇的战争开始以来,朝廷就把农民连人带牛和车以及农具一并征用了。农民驱牛驾车千里迢迢地把粮食运到前线后,结果连牛也被官兵宰杀吃掉了,农民只收得两只牛角而返。但是战争还在没完没了地打下去,新的军输又在等待着他们。农民只得重铸犁锄,重做斤,重新开始一年的辛勤耕作,收获之后,运到官仓,终年辛勤劳动所获还交不够,甚至回来连房屋也被迫卖掉买粮纳税。但愿官军早日胜利,以报藩镇叛乱的仇恨,我们不要紧,累死了还有下一代,牛被杀了还有小牛犊,不会让官军的军粮缺少的。
咤咤:农民的叱牛声。确确:土块坚硬的样子。趵趵:牛蹄声。
簇簇:丛集的样子,此处以兵器的丛集象征战事的频繁。
辘辘:车轮声。象征着农民军输的繁重和急迫。
斤:泛指农具。斤,斧子一类的工具。锄一类的农具。
覆:覆灭,灭亡。
元和十二年(817),元稹得刘猛、李余古题乐府诗数十首,读后感动万分,于是和作了十九首,把他在江陵、通州的所见所闻一一写进这组古题乐府诗里。《田家词》就是其中的一首,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“息兵革”的政治主张。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。它自始至终几乎完全用农民自述的口吻、用白描的手法叙事,在貌似平和顺从的话语里,表现了农民痛苦的心声,蕴涵着农民的血泪控诉,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。再加上短句的安排,叠字的选用,急促重浊的入声字的韵脚,不仅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,声情和文情更加契合,深化主题,强化了感情,渲染了气氛,而且使这首古题乐府的特色更加鲜明。这正是元稹“颇近讴谣”的代表作。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 ...
元稹。 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悼容师希白教授三首 其二。。陈永正。 金石公知重,閒摩暮复朝。时艰心自热,骨立毁难销。奇字蟠胸得,豪怀向日饶。森森化云去,一代溉新苗。
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迪韵。。弘历。 明季能诗家,孰与渤海俦。偶然披此图,喜复晤青邱。纱幮对快晴,爽风荡轻裯。胡乃滃勃云,不离几案头。妙哉施可堂,眠云意何悠。幼文图成之,老笔殊难侔。昔读大全集,旷若乘虚舟。末由涉其籓,如望沧瀛洲。是诗久成诵,叫绝杯屡浮。乃今见手迹,动我逸兴幽。由来出伦材,美备原可求。诗情鸟云飞,字法龙空游。适然成三绝,展卷不忍收。曾闻白云亭,高躅传郭休。亦越浮云诗,閒澹忆苏州。古人渺其远,谁能胜一筹。正如彼行云,踪迹难延留。云留固已佳,与之偕由由。云去亦云得,绝无得失愁。虚堂清昼閒,无梦寻庄周。拈来一赓韵,讵论工与不。惟以纪时日,乾隆丙寅秋。
王爷庙次韵黄山谷登快阁。清代。陈忠平。 几度登临约未成,偶从雨隙得微晴。烟光色散诸般幻,水镜天开一线明。香火终年车络绎,沙丘亘古棘纵横。我来不为前途卜,但与閒鸥有旧盟。
偈。宋代。释仲易。 一二三四五,升堂击法鼓。蔟蔟齐上来,一一面相睹。秋色满虚庭,秋风动寰宇。更问祖师禅,雪峰到投子。
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其二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嘐嘐嗟断金,悠悠结同心。同心苟不固,胶漆亦未深。杯酒出肺腑,按剑起知音。朝为鱼水欢,暮为商与参。同学张陈子,干戈竟相侵。去去请息交,鸥盟蚤当寻。钟期或未死,吾且囊吾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