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车饯才子,路走许东偏。远水同春色,繁花胜雪天。
鸟行侵楚邑,树影向殷田。莫学生乡思,梅真正少年。
送雍丘任少府。唐代。李端。 丛车饯才子,路走许东偏。远水同春色,繁花胜雪天。鸟行侵楚邑,树影向殷田。莫学生乡思,梅真正少年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...
李端。 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寄卢进斋。宋代。顾逢。 酒边无日不团栾,独冷斋中忆旧欢。窗外一株红杏树,三年不得与君看。
寄王鍊师。元代。胡奎。 安期入东海,采药三蓬莱。东窗绿玉树,岁岁见花开。弭节昆丘圃,吹笙阆风台。翱翔綵云里,挥手招我来。安期双黄鹄,相从凌九垓。
题可山梅花岩。宋代。张炜。 高人深欲买山居,常办栽梅养鹤图。喜有名园邻水月,不妨清梦忆江湖。羲之坦腹应相爱,和靖掀髯足自娱。旦夕杖藜须践约,锦囊先束付奚奴。
水中蒲。元代。胡奎。 青青江上蒲,宛宛水中鱼。楚楚东家女,盈盈楼上居。泠泠抚瑶瑟,粲粲被罗襦。昔如昆山玉,今如浊水珠。美玉尚待价,明珠终不污。
送吕晦叔赴河阳。宋代。程颢。 晓日都门飐旆旌,晚风铙吹入三城。知公再为苍生起,不是寻常刺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