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归越东足,逝将反上都。后洫填中路,改辙修兹道。
旦发石亭境,夕宿桑首墟。劲焱不兴润,零雨莫能濡。
亢阳弥十旬,涓滴未暂舒。泉流成平陆,结驷可回车。
肇允相忘鳞,翻为涸池鱼。咫步不能移,白日奄桑榆。
经涡路作诗。明代。李颙。 言归越东足,逝将反上都。后洫填中路,改辙修兹道。旦发石亭境,夕宿桑首墟。劲焱不兴润,零雨莫能濡。亢阳弥十旬,涓滴未暂舒。泉流成平陆,结驷可回车。肇允相忘鳞,翻为涸池鱼。咫步不能移,白日奄桑榆。
李颙(1627~1705),明末清初周至人,明清之际哲学家,与浙江余姚黄宗羲、直隶蓉城孙奇逢并称为海内三大鸿儒。李颙在理学上的造诣,被称为“海内大儒”。李颙和眉县李柏、富平李因笃统称为“关中三李”。李的著作,康熙、雍正年间均有刻本,光绪时补入《四书反身录》等篇。 ...
李颙。 李颙(1627~1705),明末清初周至人,明清之际哲学家,与浙江余姚黄宗羲、直隶蓉城孙奇逢并称为海内三大鸿儒。李颙在理学上的造诣,被称为“海内大儒”。李颙和眉县李柏、富平李因笃统称为“关中三李”。李的著作,康熙、雍正年间均有刻本,光绪时补入《四书反身录》等篇。
九日集清凉佳处。宋代。方岳。 老笔盘空墨未乾,最佳处与着危栏。江山分与诸贤客,风雨专为九日寒。白发自惊秋节序,黄花曾识晋衣冠。未须诗较明年健,别做茱萸一等看。
又题伍相庙。。周南。 废堞披榛旧,羁卧毕命心。江湖吞故壑,貌相匪斯今。激烈功名在,低徊岁月深。胥门沙衍浅,碑首未应沉。
赠张濆榜头被驳落。唐代。赵嘏。 莫向花前泣酒杯,谪仙依旧是仙才。犹堪与世为祥瑞,曾到蓬山顶上来。
折桂新亭。宋代。钱闻诗。 面对三江背五峰,一亭屹屹睨其中。蓬莱弱水眼前是,不必思航大海东。
鲍融州病足叩谒适遇孝若示融州菊诗和篇次韵。宋代。许及之。 不见融州夏涉秋,居然款对豁羁愁。犹存尊足怜同病,不击虚舟任打头。久待一州当敛惠,终烦诸野要营求。我今不啻便应足,独恨於君百未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