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守寄我卓仙书,北窗闲伫时玩展。吴人本惯见龙蛇,对此真形惊走转。
瑰谲东海黄公符,苍古太庙姬王瑑。曲处素娥欹舞腰,劲来壮夫摐狼銧。
藤缠老树千尺挂,鹰攫寒厓百鸟愞。巳觉人间出章圣,却讶空中堕云篆。
古来草书谁擅场,酒旭僧素颇中选。漏痕钗股那足奇,脱帽露顶空漫衍。
虽然奔放不可羁,笔墨蹊径未尽遣。传闻卓仙形貌异,蓬头阔口足爪跣。
胸中光怪秘不得,漏泄机缄在此卷。轩辕道士骂俗书,写出灵文世不辨。
卓仙作字不用手,唐生识字亦非眼。说到手眼两忘处,作者识者俱一莞。
几时杖策入武夷,试问仙郎叩金简。
卓小仙草书歌。明代。唐顺之。 莆守寄我卓仙书,北窗闲伫时玩展。吴人本惯见龙蛇,对此真形惊走转。瑰谲东海黄公符,苍古太庙姬王瑑。曲处素娥欹舞腰,劲来壮夫摐狼銧。藤缠老树千尺挂,鹰攫寒厓百鸟愞。巳觉人间出章圣,却讶空中堕云篆。古来草书谁擅场,酒旭僧素颇中选。漏痕钗股那足奇,脱帽露顶空漫衍。虽然奔放不可羁,笔墨蹊径未尽遣。传闻卓仙形貌异,蓬头阔口足爪跣。胸中光怪秘不得,漏泄机缄在此卷。轩辕道士骂俗书,写出灵文世不辨。卓仙作字不用手,唐生识字亦非眼。说到手眼两忘处,作者识者俱一莞。几时杖策入武夷,试问仙郎叩金简。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 ...
唐顺之。 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
寿太师 其一。宋代。吴顺之。 尧舜垂衣明日月,皋夔论道际风云。须知天地生成德,间世真儒辅圣君。
夜坐同兄。明代。石宝。 明月出东方,虫声初在户。宿霭倏已收,庭阶出芳杜。流云翻细波,坐对喜欲舞。秋色何悠扬,龙泉碧花古。缊袍良非贫,所贵在清素。况值宵旰勤,侧席思口苦。红日关寸心,移孝固其所。豸角养既成,山龙门应补。乃知南阮心,不以万金富。
题光泽卷三首 其二 红梅图。明代。黄衷。 梁园无此种,上苑几年移。独抱冰霜骨,休誇粉腻姿。春风吹蕊蒂,绛雪缀繁枝。写向王孙赠,能深玉叶思。
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唐人春深题,用韵工车斜。逐逐语言去,谁欤真识花。